第十一期紫琅大讲坛——顾晓松院士做客我校第11期紫琅大讲坛

发布时间:2017-12-26来源单位:南通理工学院责任编辑:浏览次数:2186

12月26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教授应邀做客我校第11期紫琅大讲坛,与我校师生谈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校领导王宝根、李晏墅、周伟、王昌国、陈勇、赵怀斋等以及全体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工与1000多名学生代表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校长、党委书记王宝根主持。

讲座前,王宝根代表学校对顾晓松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顾晓松院士从“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建设;大学本质与内涵;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强国与现代大学发展”等四大方面出发,结合自身潜心科研的经历,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自己对于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解和亲身实践。在他看来,创新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他认为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兴趣浓厚、观察敏锐、坚忍不拔。同时,他也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并指出营造创新氛围与环境对于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他极大的肯定了我校的育人目标及办学理念,希望我校学子能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与担当以及大国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讲座设置了问答环节,针对我校学子“应用型技术人才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您在自身领域深耕20年,从99%到成为1%,如何在处于99%的时候坚持创新?”,“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您为我们国家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当时是什么让您下定决心来做这件事情?”等问题,顾晓松院士都一一给出解答,并鼓励我校学子学好专业知识,提高思想站位,在前行的路上牢牢把握住机会,勇往直前。

王宝根在总结中指出,顾晓松院士的讲座学术水平高、内涵深刻,他本人的科研经历值得在座师生深入思考,指引大家不断前行。他表示,顾院士从南通大学的一个普通老师奋斗了几十年,到成为院士;南通神经医学这样一个团队从默默无闻到现在站上国家最高科技舞台,走进世界医学领域的前列,给予我们很深的启示。一是有理想。他指出,我们青年师生要有家国情怀,要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要诚实守信,努力学习科学、人文、创新精神;大学生要清晰确立四年的人生目标,自我培养成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锻造成为行业领域的大国工匠。二是敢创新。目前,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是第一位。顾院士的神经医学团队所取得的成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南通到江苏到全国到全世界,都源于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进行探索、实践和创新。三是肯苦干。顾院士和他的团队站上国际舞台,是他和他的团队二十多年来从没有寒暑假节假日,分秒必争夜以继日的辛勤劳动换取的。是一种顽强的意志,创新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引领着他们继续向世界顶峰冲刺。他要求青年师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更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拼搏。他指出,教师搞教学科研要像顾院士一样耐得住坐冷板凳;同学们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将顾院士的谆谆教诲,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顾晓松教授简介:

顾晓松教授是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省基础医学优势学科带头人,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十多年来,他带领学术团队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方面取得突出创新性研究成果:一、提出“构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的学术观点,被作为新的理念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二、研制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三、发明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受试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明显恢复,优良率85%。已经完成临床试验,正进入产品注册证书的申报;四、创建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神经修复长距离神经缺损的新技术方法,成功修复人正中神经干8厘米缺损,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五、创新性地研制了新一代细胞基质化丝素组织工程神经,并获中国发明专利及美国、欧亚、澳大利亚等国际发明专利,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的创新与转化应用进入国际领先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Science杂志撰文称“顾教授在世界上第一个将壳聚糖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第一个转化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是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开拓者(Translational Pioneer)”。

主持863项目、97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中国发明专利12项,国际发明专利5项;发表SCI学术论文125篇,学术论文被Science、Nature、Nature materials、Chem Soc Rev等权威期刊引用和评述,他引2300多次;研究成果被载入国际英文专著与教材68部;多次应邀在世界再生医学峰会、材料科学大会、香山会议、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医疗器械创新与产业发展等论坛作特邀报告;主编/副主编专著与教材8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省部级一、二等成果奖3项。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重建显微外科学会创会会员,国际英文杂志Curr Stem Cell Res Ther副主编;人体解剖学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人体解剖学国家教学团队学术带头人,培育了一支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组织工程创新团队。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曾任南通大学校长、校党委书记。是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供稿:施凤燕、大学生记者倪晶晶  摄影:邵鹏琛、团委新媒体付强   编辑:侯红梅)